1979年的一个清晨,江西一位名叫肖成佳的老人,来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的办公室。那时,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革命老战友,坐在一起,含着热泪唱起了那首来自苏联的《杜娘歌》。这首歌不仅是他们青春岁月的记忆,也勾起了他们无数往事的回响。肖成佳的激动和黄火青的感动,都源于他们多年来的深厚情谊以及共同的革命经历。那么,肖成佳到底是什么身份,为什么唱起这首老歌会如此动情?这背后又藏着怎样一段深刻的历史故事?
事情的起因是这样:那天,黄火青像往常一样坐车前往上班,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大门口,一位老人突然从路旁冲了出来,拦住了车辆。司机吓了一跳,急忙摇下车窗询问老人有什么事。肖成佳见状,急忙道歉,并向司机提出一个问题:这车是不是检察长黄火青的车?他有事要找黄火青。
司机见状犹豫了一下,语气冷淡地建议他可以去传达室联系,或是通过其他渠道与最高检办公室沟通。司机准备关窗走人时,肖成佳却急了,再次挡住了车子,表情恳切地请求司机停车,表示他确实有事要见黄火青检察长。就在这时,车后座的黄火青摇下窗户,问道:“有什么事,我就是黄火青。”
展开剩余74%肖成佳听到后,心中一震,没想到车上坐的人竟然是黄火青。他赶紧介绍自己:“我叫肖成佳,红军时期是红九军团政治部宣传分队的队长,黄火青同志当时担任政治部主任。”黄火青听到这些熟悉的名字,顿时停下脚步,低头认真打量着肖成佳,试图回忆起他的模样。但岁月的沧桑已经模糊了许多细节,黄火青微微皱眉,表示自己并没有完全记得这张脸,但他的名字和职务倒是有些印象。
见此,肖成佳脱下外衣,露出了自己身上多处的伤疤。黄火青见状,拍了拍他的肩膀,示意他随自己到办公室好好谈谈。
进入办公室后,黄火青关切地问肖成佳的生活情况,并温和地开导他。黄火青回忆起自己当年担任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时,肖成佳确实是宣传分队的队长。尽管多年过去,很多细节已不太清晰,但黄火青依然记得他曾经亲自安排肖成佳执行过一项重要任务——在娄山关战役期间,他曾负责一条通道的控制工作。而执行这项任务的唯一队伍,就是肖成佳所带的一个排。
黄火青问他是否还记得当时的任务,肖成佳当即点头,回答道:“当然记得。”他回忆道,当时自己心里并不有底,但自己仍然坚定地完成了任务,尽管他们在寒冷的草地上忍受了整整一夜的严寒,冻得几乎无法忍受。肖成佳细致入微地还原了当时的情景,黄火青听完后,终于确认了他的身份——这个老人就是当年参与过娄山关战斗的老红军肖成佳。
接下来,黄火青不禁问肖成佳,为什么这么多年他的红军身份都没有得到确认。此时,肖成佳含着眼泪,缓缓讲述了自己心中的困惑。他说,这些年来自己已经多次向当地的政府部门反映过自己的情况,许多他当年在红军时的经历,县里应该是可以查到相关资料的。然而,尽管他提供了很多证据,工作人员依旧坚持认为,除非能找到在世的老红军或老首长来证明,才能恢复他的红军身份。
“这些年,我的战友们大多已牺牲,老首长也不知道在哪里,找不到人来作证。”肖成佳悲伤地说。“我也是看到了报纸上黄火青担任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的消息,才决定来找您,我觉得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。”
黄火青听后非常愤怒,拍了拍桌子:“县里的工作人员怎么这么死板,完全没有同情心。老同志们回忆出的这些细节,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,怎么能因为这些就不承认呢?”他拍了拍肖成佳的肩膀,表示一定会帮助他恢复老红军的身份,不会让他再受到这样的委屈。
之后,肖成佳继续讲述了自己加入西路军后,如何在战斗中与战友们失散,自己被敌军俘虏并重伤,最后被遣回家乡的经历。讲到伤心之处,他顿时泪如雨下。黄火青安慰了他一会儿,然后询问他是否还记得红九军团的歌《杜娘歌》。肖成佳听后,不由得哼唱了出来,黄火青也随声附和,两人默契地一同唱起了这首老歌,往昔的情感和岁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,眼中满是泪光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